导语:
本文对红色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的原则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推导出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的表达手法,根据景观设计的功能布局和环境要素等方面的研究对国内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为红色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借鉴经验。
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的5大设计原则
1
突出红色氛围
●
在主题公园的整体设计布局方面突出红色文化,并且以人物雕塑、文化小品、浮雕墙、唱红歌等方式来突出红色氛围。游客进入到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就能感受到这种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犹如身临革命战争年代,从而达到爱国教育的效果。
2
强调文化主题
●
整个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应强调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两个方面。在设施、建筑、展现形式、旅游活动设计等各个环节突出其文化主题,将红色文化渗透到整个纪念园中,同时展现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
3
注重产品体验
●
体验式旅游更着重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纯粹的休闲观光的体验,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吸引性。在产品设计时,需要顺应目前游客追求更强的体验性的潮流,突出强调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加深游客的旅游体验。与此同时,红色景观的参与和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性的学习机会。更应该重视保持产品体验的真实性。
4
重视社区参与
●
对于旅游地来讲,社区居民扮演着两个角色,一方面作为游客,另一方面作为东道主。基于将社区居民作为游客来看的视角,旅游地应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游憩,需要策划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旅游活动。而基于将社区居民作为东道主来看的视角,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风俗习俗等也是其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因此社区居民的参与可以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从而起到展现民俗文化的作用。并且,社区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形成文明、安全、礼貌的旅游社会环境,这是旅游发展不可忽视的。
5
力求红绿结合
●
首先根据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发挥其优势,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产品,将红色文化渗入到景区开发的各个方面。其次,要恰当拓展“绿色”,整体做到红绿紧密结合、和谐发展。
▲西柏坡
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的2大手法
1
叙事手法
●
通常来说,红色主题的叙事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直观表现法
红色主题最直观的表现方法,是把需要表达的对象通过真实的方式去阐释,没有太多的抽象化手法、象征含义,不把人的情绪作为表现重点。这需要设计者对情绪的表达和素材的选择有高度的掌控力,才能设计出“客观平静”的作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雕塑群
雕塑群的每一组分别表达中国革命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艰苦战争,分为“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正义必胜”四个部分,共摆放38尊。群雕以《国歌》为主题,以中国传统碑林形式布阵,借鉴中国传统塑形式创作,刻画的生动鲜明,将当年的情景生动的表现出来。
场景回忆法
场景回忆法是将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或者历史人物生活过的环境进行恢复性模仿,并且建造人工景观使之与自然景观融合,让游客切身感受到革命历史发生的环境和生活背景。或者将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或发生过的重要的事重现,让游客体验到时间与空间的对话,更加直观地体会到革命的历史事实,在情感的表达方面更加真切和透彻。
▲山西武乡县的八路军文化村(八路村)
八路村的街道和建筑力图恢复当年红军时期的村落特征,把八路军的生活浓缩在村子里。八路村还划分出不同的分区,每一部分都尽量保持村落的原汁原味。把握好场景,掌控好氛围。使得空间有深度、广度、和延续性。
体验参与法
体验参与法注重游客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获得主体信息。体验是一种层层深入的过程,由视觉感知、时空感知和思维感知组成,从感官到精神,让人们逐步形成对纪念意识的理解。
八路游击战体验园模拟八路军的“游击战十大战法”,运用声光电等手段,在园中设置地道战、地雷战、追击战、麻雀战等体验式景点,使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战斗中去,体验战争年代的感觉。
2
象征手法
●
尺度
在尺度较小的空间,高耸的建筑物通过植物的对比可以产生或高大、或适中的尺度感,这种透视法在空间很小或窄长的庭院中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董存瑞烈士陵园,从入口开始的轴线上,就有很强纵深感,两侧高耸的绿树,降低了高大人物雕塑的突兀感,同时也形成独立的空间;而沿着轴线继续前进,开阔的空间使人豁然开朗。
不同的尺度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相同的尺度根据人观赏角度的不同、距离的远近也能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在相对平坦的空间里,平视给人一种开阔庄重的感觉,某些纪念碑和构筑物可以放大尺度,引导视线向上延伸,使得主景变得高大、雄伟。
暗示
依靠游客的文化底蕴和其想象力,来理解和主观判断某种抽象的涵义。通过表象理解内涵。在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中,可以利用很多元素和符号来表达情感。数字是最简单和直接的符号,有时候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冲击和震撼效果。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入口处的墙面上写有“遇难者3000000”大字。这个数字触目惊心、非常震撼,一下子触碰到游客的心灵深处。
其他的暗示元素还有尺度、色彩、文字、符号等。色彩也起到暗示的作用,比如在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中,红色既隐含了中国革命的精神、事迹等内涵,也外在表现在色彩符号上。很多红色景区大胆地运用红色,能够使人心灵得到启迪,透过红色表象理解内涵。
联想
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实践中形成对各种形态的格式、体态、色彩表情的认知。艺术创作中选择恰当地表达形式表现相适应的意向是常用的手法。如流畅变化的曲面使人联想到优美。各种材质与色彩都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空间序列
在小尺度或者大尺度的空间,围绕轴线展开,通过指示导向作用的引导,展现序列。这种序列可以按照故事的叙述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来发展,也可以按照时间进程来发展。最后达到讲述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个人(一群人)的革命事迹的目的。
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的功能布局
1
主题纪念区
●
主题纪念区是对红色文化主题情感表达的中心场地,以建筑、空间、小品、植物等元素构成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空间。
基础-入口空间
入口空间能够引导人们整理个人情绪,随着环境的引导融入特殊的氛围空间中,为后面的空间展开奠定基础。
发展-轴线的引导
所有的景观都是围绕轴线有次序地展开的。轴线有主轴线和次轴线之分,能够延伸空间、引导人们的视线。景观轴线不一定是直的,也不一定是对称的。在红色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中,主要的景观由主轴线串联起来。
主题-纪念载体
纪念载体是主要的表达情感和主题的方式,可以通过雕塑、景墙、建筑、植物等多种元素来表达主题,引导感情的抒发。
2
主题体验区
●
体验区重视游客的参与性,追求寓教于乐,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教育性并存,重点体验三方面内容:一是革命历史上的某些历史进程或者重大战役或会议;二是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代表人物的生平经历;三是抗战时期革命老区或者革命遗址中的某些生活情景。
3
接待服务区
●
接待服务区是主题公园必不可少的区域,由于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接待大量游客以及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游览,所以必须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足够的车位、合理的公厕和垃圾桶等,均按照公园设计标准规范来安排。在空间布局上来看,这一区域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宜考虑小的符合主题的景观设施和休息区域。很多时候红色游览与民俗游览是分不开的,因此,适当地开设当地特色的餐馆、商业区或可提高景区的收入,同时增强景区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
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的环境要素
公园营造的环境要素有很多,主题公园更加需要地形、水、构筑物、色彩、声音等环境要素来表达主题,营造氛围。
1
地形
●
景观设计中的地形概念是指测量学中的地形地貌。地形是景观设计的基底和依托,是构成整个景观的骨架。地形设计布置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要素的设计。
平坦地形
平地本质上是一宽阔的基面,所有的景观植物或附属景观设施的基点都处于同一平面上,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因此平面上的景观往往可以创造平原辽阔的感觉。平坦地形可给人以开阔、宁静、庄重、平稳之感。在平地上设立大尺度构筑物往往能够使得构筑物的延伸感和垂直感更强,成为现实的焦点。
凸地形
当地形比周围环境地形高,则此处空间具有视野开阔的特点,视野具有延伸性,空间呈发散状,此种地形为凸地形。凸地形是向上延伸的一种地形,人的视线自然而然的就向上发散,视野开阔,在凸地形的最高处设置构筑物自然而然的就会占领主要地位,代表着支配性的力量。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种方式在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其他纪念性公园中都经常被使用。凸地形的最高点通常设立主景纪念碑或者纪念塔或者雕塑,使游客仰望时产生肃然起敬的感觉。
▲大连英雄纪念园内,由钢结构建成的象征烈士鲜血与革命之火的“血与火”纪念碑位于整个山体的最高处。
凹地形
当地形比周围地形低,则视线比较封闭,闭锁空间中所见的风景是闭锁风景,屏障物之顶部与游人视线所成角度越大,则闭锁性越强。凹地形会让人感觉到隐蔽性、内向性比较强烈。 凹地形通常发生在城市公园的下沉广场或者风景区的大型娱乐场地,在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中凹地形可以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降低外界环境对中心景物的影响。游客可以更加静下心来体会、思考、感悟。
2
水体
●
水体自然是公园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元素。水可以滋润万物,呈现柔性的景观。水可以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两种。可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大的湖,小的池,还有喷泉、溪流等人工景观。
静态水
静水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静水具有反射倒影的功能,镜面效果可以使得美丽的景色双重的出现,有时可以拉长空间感,具有视觉延伸感。水波随风而动而使倒影或清晰或含蓄,美不胜收。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主峰烈士纪念碑处运用静态水来构建环境景观。纪念碑正前方的水池可倒映出蓝天白云和高耸的方尖碑,从而显现方尖碑的伟岸与高大。
动态水
动态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溪流、瀑布、叠水、喷泉等。古人对动态水做出了“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描述,其中隐含着水的流动不可复返,代表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流逝等等隐含意义。动水相对于静水,给人以活泼、运动、活力、生命的感觉。
3
人工构筑物
●
构筑物相对于建筑物,其重要的特点体现在外观而不是建筑内部空间。构筑物包括纪念碑、纪念塔、纪念柱、雕塑、景墙等。构筑物是抽象化的主题的承载物,最能够表达主题情感,也最容易让游人接收到主题和情感信息。同时构筑物通常出现在景观节点或者景区中心位置,也代表了其重要的地位。
墙
墙体是最有围合感的构筑物,通过墙体可以产生尺度不同明暗不同的空间。墙体的展现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材质表现不同的色彩风格。另外,在墙体上展现文字、数字、浮雕、图画等多种素材,也能起到空间的过渡作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这是全市各处集体屠杀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缩影和集中陈列。
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是最直接表达情感和主题的构筑物元素。雕塑、纪念碑、纪念塔都是属于环境雕塑的组成部分。环境雕塑可以是抽象的表达,也可以是具象的刻画,相同的都是表达革命历史上的历史进程、先进人物或事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革命的精神。环境雕塑是游客最容易接受的贴近人内心的表达方式,能够快速地营造出主题氛围。
铺装
在铺装方面,应该展现知识性、标志性、元素性、记忆性等特点。在满足功能性与观赏性的前提下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广场的铺装设置中为了表达纪念功能,为了缅怀历史事件或者某些历史人物,多采用象征、暗喻的手法加强纪念效果。此外,还可以运用文字、符号、图案等手法增加空间的文化内涵,增强可视性、可读性和可观赏性,体现个性。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广场上有一条印满了脚印的铜板路。每块铜板上都印有一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重要证人的脚印,以及他们亲笔写下的姓名和年龄。这条路能保存400年的印着222双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脚印的铜板路,径直通向“30万死难者同胞”纪念墙中央,让参观者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让世人永远铭记中国历史上那令人心痛的一刻。
光影
●
光与影是大自然所特有的,自然所赋予的景观元素。光是视觉的根本,通过光与影的表达使得空间和景观产生立体感。光与影是时间在自然中的量度,具有自然美和虚与实的对比量度。晨曦、夕照、月色等是自然的光照所产生的不同的自然景象。光影同时还可以在水面、玻璃界面、木面等产生倒影,“实”与“虚”相互映衬。 光的明暗变化还有象征意义。阴暗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明亮给人辽阔、开朗的感觉。园林景观上欲扬先抑的手法经常会结合围合空间的尺度对比与光影来表达。如董存瑞烈士陵园,在中轴线上先出现的是道路两侧密植高大的柏树,笔直而上光线阴暗;但经过这段路程后,光线就会变得明亮,让人眼前豁然开朗,感到激动。
5
色彩
●
色彩是物质属性之一。色彩的载体有自然界的水体、植物、山石、天空;有人工加工而成的玻璃、铺地材质等石材。在色彩心理学中不同的颜色带给人的往往是不同的感受。自然的颜色通常是最容易被接受的色彩。在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的升级中应该注意色彩对人的影响。把天空、山石、植物与构筑物的颜色统一起来,共同表达庄重、严肃、纪念性的色彩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