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G MYG
国风文旅
搜索

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

广东温泉行业协会

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

广东省游艇旅游协会

广东省民宿行业协会

广东酒店行业协会

广东省旅游俱乐部

广东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

Copyright ©2019 广州瑞德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5号浙江大厦B座901房

邮箱:guofengwenlv@163.com
电话:020-87793769   13570912510
传真:020-87793859 

邮编:510507

网址:www.raidbor.com

 

 

 

 

广东省旅游协会房车露营分会

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旅游研究院

广州地区酒店行业协会

广州博士俱乐部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中国城市发展与产业规划战略研究会

中国旅游联盟

广东省旅游协会

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

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

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

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

联系我们

战略联盟:

 

  苏万文旅公众号

>
>
“音乐节+旅游”能否成为激活文旅经济新引擎?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专题研究
景区运营

“音乐节+旅游”能否成为激活文旅经济新引擎?

【摘要】:
随着文化领域的消费升级,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愈加多元化,以音乐为核心的文旅跨界体验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对于乐迷而言,看演出不再是唯一目的,他们更愿意在音乐节举办地驻留几日,打卡美景,寻味美食,丰富体验感;对于旅游者而言,目的地也不再只有景点,他们更希望可以在旅游目的地场景中解锁更多玩法与可能性。

随着文化领域的消费升级,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愈加多元化,以音乐为核心的文旅跨界体验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对于乐迷而言,看演出不再是唯一目的,他们更愿意在音乐节举办地驻留几日,打卡美景,寻味美食,丰富体验感;对于旅游者而言,目的地也不再只有景点,他们更希望可以在旅游目的地场景中解锁更多玩法与可能性。

01音乐节与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的音乐节非常密集,据统计,几乎每月都有超过30场音乐节开演。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2.44万场,演出票房收入118.13亿元,观众人数4038.44万人次。今年“五一”期间,全国举办了40多场音乐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乐迷前往参加;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在“五一”期间带动了超过12亿元的综合消费,有效带动了举办地旅游市场的发展。

与此同时,音乐节与旅游市场结合,催生出许多新形态新趋势。如西昌首届烧烤音乐节,将露营烧烤节与户外音乐节融合;“山西文水·稻田音乐节”将音乐节与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此外,越来越多品牌入局音乐节市场,打造了乐堡绿放音乐节、元气森林音乐节、蜜雪冰城音乐节等与品牌同名的音乐节活动。

02音乐节的旅游综合效益 

音乐节助力文旅经济发展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随着音乐节市场逐渐下沉,音乐节开始更多地落地到旅游城市,已然成为地方刺激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提高举办地旅游知名度、弘扬优秀本土文化提供了良机,由此形成了文旅融合的又一大亮点和新局面。
 
一方面,音乐节是一条可以有效触达年轻旅游者、实现目的地推介的捷径。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过去观光旅行的旧模式,对于那些日益成为消费主力的年轻旅游者来说,已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恰恰是那些让人有现场感、想象力的体验活动,反而更容易在不经意间“出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旅游目的地若要呈现出持久的新鲜感,创新旅游营销方式也是有必要的,能吸引上万观众的音乐节不失为一种可以迅速将目的地推介出去的方式之一。

《美好城市指数白皮书》指出,在美好城市构成要素中,31%的受访者会因为娱乐活动而关注一个城市。所以组织类似音乐节的节庆旅游活动有助于提升旅游氛围,使旅游者能更好地融入到环境当中,并逐渐产生认同感。优美舒适的户外自然环境、自由恣意的沉浸式音乐氛围、线下社群的社交方式等诸多优点使得音乐节正营造出一种吸引“Z世代”的全新旅游生态。年轻化的文化活动会给城市带来活力,同时也能够让更多消费者主动传播这座城市的文化。音乐节作为目的地城市旅游宣传的窗口,在不断登上热搜话题榜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完成了一次次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推广,为该城市的文旅品牌增添砝码。

另一方面,音乐节对目的地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节所提供的平台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享受音乐的需要,还集成了创意文化、餐饮、艺术等多个领域。当下的音乐节不再是一项单纯的节事活动,其已经开始融入到休闲旅游领域。音乐节强烈的感召力呼唤着人们去追寻、去感受,引领着人们走到户外去体验音乐、参与休闲活动,这与旅游的作用和目的不谋而合。
 

伴随着一些音乐节与地方城市的结合,部分地区依托音乐节的影响力发展地区经济生态。以迷笛音乐节为例,其在太湖建立了迷笛营,以迷笛音乐节为主要内容,辅以音乐制作、教育等音乐产业链全环节,实现音乐节的“落地生根”,以文化和音乐的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当地及周边文化与旅游发展,从而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每一届迷笛音乐节的举办,都会吸引国内外数万乐迷热情而至,带来一波消费热潮,迷笛音乐节的票房、商业赞助、餐饮收入等都会为举办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03“音乐节+旅游”的经验启示

立足特色资源,实现深度融合与创新

音乐节与旅游融合,可以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依据区域景观和文化特质,对本土元素进行创意设计,策划出不同地域主题特色的音乐节,通过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做出独特的品牌,实现差异化竞争,进一步提升音乐节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对当地旅游的推动力。

如在甘肃举办的敦煌大漠音乐节,将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艺术元素融汇其中,打造出了独特又震撼的音乐节。大漠音乐节在独有的敦煌古城文化背景下,汇聚了多种别具一格的文化活动,比如:首次公路与音乐狂飙——极限车迷大狂欢;有趣的影视专场——户外电影及纪录片;可爱的创意聚集——边听边玩的创意市集;真诚的公益——流动课堂等。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拥有极具特色的西北文化专区,为观众现场展示:民俗舞台、敦煌曲子戏、秦腔以及其他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音乐节的客流量与热度,最大程度地宣传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其优秀的文化魅力,为敦煌大漠音乐节增加了文化内涵。

数字艺术赋能,构建多元化场景体验

场景对消费行为有着独特的刺激和引导作用,尤其是充满文化意义的消费空间。音乐节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和视觉艺术,营造沉浸式的演出空间,使人们从音乐的文化融入到音乐的体验中去。数字多媒体技术、全息影像或者VR/AR交互技术的加持可以给用户带来新的场景体验。

如2019年虚拟偶像洛天依演唱会,现场利用全息真实化摄影,塑造了具有科幻感的舞台和虚拟人物,为音乐节利用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启示;2019年广州草莓音乐节在周边现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融合潮流元素和艺术装置打造沉浸式互动基地,给乐迷带来新奇惊艳的视听效果;2023年第二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数字音乐节闭幕会,融合音乐艺术、元宇宙元素、数字技术,展现了当今国际游戏音乐前沿的创作理念,成功“破圈”,吸引了各路观众。

依托全域资源,完善旅游配套和体验

要借力音乐节走上文旅致富之路,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完善与音乐节相关的演艺以及旅游餐饮、住宿配套设施建设,将音乐节与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相关产业结合,从而形成产业的联动效应。同时,将音乐文化以创新形式输出,构建音乐节与旅游联动的IP产业模式,设计音乐节精品旅游路线,推出音乐节文旅套餐,围绕音乐节的裂变转化成为不同的消费场景和文旅项目。
 
如丽江雪山音乐节,诞生于2002年,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户外音乐节;2022年丽江雪山音乐节再次回归,打造了“音乐主舞台+艺术雅集+荒野之国”三大阵地,集“吃、住、行、游、购、娱”等于一体,现场推出文化创意集市、乐队演出、游戏互动、露营野餐和篝火晚会等一系列活动,从民族音乐到世界音乐,从文化装置艺术到当代艺术,从野趣横生的机车到露营的沉浸式户外体验,为人们呈现了一场文体旅融合的音乐艺术盛宴。 

再如张北草原音乐节,从2009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每年都吸引数十万乐迷到场,已成为国内场地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音乐节;以草原音乐节为核心,张北政府重点打造各类草原文化品牌,并通过加大草原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种草原文化活动,先后推出了草原观光度假游、草原军事体验游、草原民俗风情游、草原特色工业游等7条精品旅游线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显著。

利用粉丝经济,全方位提升品牌营销

音乐节的营销运作离不开粉丝文化,音乐节的核心消费受众主要是来自线上的音乐粉丝的转化。一方面,音乐厂牌可以建立社会化媒体营销矩阵,植入“两微一抖一书一手”,深入开展社群营销,搭建多元化传播渠道,并拓展旅游行业分销渠道,融入旅游OTA平台。另一方面,音乐节可以邀请与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群体又契合音乐节本身气质以及当地旅游形象的音乐人,充分参与到当地旅游营销推广之中,引燃特色音乐节之旅。

2023武陵源嘀格儿音乐季,武陵源携手拥有4400万+粉丝的抖音音乐人唐艺,在景区吴家峪门票站广场举行直播活动:寻“艺”张家界,“唱”游武陵源,逾5000名观众现场目睹这一视听盛宴;直播还吸引了1300万人在线观看,获得了超过1.2亿人次点赞,成为武陵源史上最受网络关注的音乐活动。作为湖南人的唐艺,在音乐季活动现场激情推介“仙境张家界”,围绕拉动文旅消费市场,她联手武陵源景区开展线上直播带货活动,如各景区门票、旅拍产品、露营产品、演艺产品、民宿产品、特色旅游商品等,吸引更多本地快消品牌入局音乐季市场。

结语

总的来说,地方音乐节的热潮对于我国的音乐产业和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95后、00后在推动旅游需求增长的同时,将推动旅游业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这也意味着,在未来像音乐节这样的个性化消费品类的文旅属性,会愈发凸显。虽然在热潮褪去之后,大多数音乐节很可能会消失,但也大概率会留下一批经受住时间和市场考验的地方音乐节品牌。这些音乐节就像种子,终将生长成为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一片片文化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