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
广东温泉行业协会
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
广东省游艇旅游协会
广东省民宿行业协会
广东酒店行业协会
广东省旅游俱乐部
广东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
Copyright ©2019 广州瑞德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5号浙江大厦B座901房
邮箱:guofengwenlv@163.com
电话:020-87793769 13570912510
传真:020-87793859
邮编:510507
网址:www.raidbor.com
广东省旅游协会房车露营分会
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旅游研究院
广州地区酒店行业协会
广州博士俱乐部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中国城市发展与产业规划战略研究会
中国旅游联盟
广东省旅游协会
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
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
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
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
联系我们
战略联盟:
微信商城二维码
【国风精选】多角度创新旅游产品,打造“网红”爆款项目
前言
因此,如何保持景区热度,实现网红景区可持续发展,成为所有景区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食、宿、行、游、购、娱”六要素出发,讲述如何以产品创新打造爆款旅游项目。
“网红”+食
多数旅游者希望旅游餐饮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希望通过“吃”能领略到异地风情。这一原则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地方性。各地的饮食无不是在当地的地理、物产、政治、宗教、人文历史、社会风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而来,故而在开发时不可生硬地割裂这种地方文化的关联。
第二,民族性。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动机之一,是求新求异,体验异地风情;因此,在开发时应当充分体现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如全面真实而艺术地展现该民族的饮食原料、生产工艺、器具、礼仪、禁忌等。
第三,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原料、调料、烹饪方法、器具、环境、服务方法手段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以此区别于从前的资源或同一时期的其它同类资源,从而使美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经典案例:柳州螺蛳粉
螺蛳粉,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柳州螺蛳粉”于201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20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近年来,凭借电商发展的东风,螺蛳粉异军突起“臭名远扬”,一跃成为美食界的顶级流量。
柳州市政府以质量、标准、品质、认证认可为核心,从米粉制作、螺蛳养殖、腐竹酸笋等配料生产包装、物流运输到终端销售,对螺蛳粉产业设立高质量要求、高发展标准;同时,挖掘螺蛳粉文化内涵,赋能文旅发展,发布“螺蛳粉文化体验主题游路线”,举办“柳州螺蛳粉文化体验游攻略评选活动”,围绕柳州螺蛳粉特色美食、产业聚集区、原材料基地、网红乡村等进行设计,并推动螺蛳粉文化创意领域的开发,进一步丰富螺蛳粉周边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
“网红”+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度假开始全方位进入人们的生活,住宿需求也日益呈现出精细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过去粗放式、单一性、一般性的住宿环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住宿需求。尤其是客栈、民宿、家庭旅馆等新业态,都致力于打造有别于传统的住宿体验,强调个性化服务;然而,在实际运营中仍未能很好地发挥各业态的特色优势。因此,需在遵循酒店安全管理要求的大前提下,致力于对住宿的个性化、特色化塑造。
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重特色建筑风格的打造,以及体验式环境的营造,营销差异化、特色化的住宿体验和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
二要将住宿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深度结合,采用“旅游+”观念促进民宿发展,如与文化、体育、科技等元素结合。
三要加大对旅游住宿的整合营销。提高社交平台的利用程度,借用网站和关键字广告、新媒体营销、短视频传播、口碑塑造和旅游同业联动推广,再结合区位条件、硬件设施、主客互动和行销因素,将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品牌效益。
经典案例:莫干山民宿群
近十年来,环莫干山民宿数量逐年增长,空间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在莫干山风景区毗邻村域形成以“后坞——仙潭——燎原——劳岭——兰树坑”为中心的环莫干山面状核心集聚区和边远村域多点集聚的民宿空间发展结构。民宿产业从单一住宿业态逐渐向产业集群转变,通过“民宿+”的形式,引领着乡村旅游从单一民宿到业态多元,从个体作战到集群发展、从自主经营到公用品牌、从观光到休闲度假逐步升级,不断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之路。
2020年,德清县政府与飞猪旅行签署莫干山民宿目的地数字化营销合作协议,正式在飞猪平台上线全国首家民宿目的地民宿官方旗舰店——莫干山旅游旗舰店,开启了全国目的地全品类线上营销的新篇章,开辟了政府官方资源借助新媒体平台运营的先河。
旗舰店构建基于民宿目的地为入口的莫干山及周边“住、吃、玩、购”信息+交易数字化平台,打造目的地独具特色的对外推广窗口和数字化营销阵地,结合本地景区、主题乐园、酒店客栈、特色旅游纪念品等,打造一站式目的地体验馆,在旗舰店内售卖莫干山景区门票、旅行社参团、酒店预订、土特产等旅游相关的优质产品。
“网红”+行
旅游交通,根据不同维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形态。其中,旅游交通组织形态包括自驾游线路组织、主题旅游线路组织等;旅游交通产品形态,包括如水上观光邮轮/游艇、观光铁路、特色旅游公路、越野赛道、低空飞行项目等;旅游交通经营形态则聚焦在盈利模式和营销方式方面,如汽车旅馆、自行车赛事等。
旅游交通欲“出圈”,一来要注重规划引领。综合考虑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构建旅游交通业态规划体系,统筹规范旅游交通业态发展时空布局、组织形式和服务规范,引导旅游交通业态的健康发展。
二来要优先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秉持自身资源禀赋特色是地方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交通业态发展也要优先发挥企业、地方政府、区域资源的自身优势禀赋,在此基础上纳入先进的规划、经营理念,实现旅游交通业态体系的完整打造。
经典案例:重庆李子坝轻轨及牛角沱地铁站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轻轨站是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站,位于嘉陵江畔一栋商住楼的8楼,因轻轨穿楼而过成为“网红车站”。李子坝轻轨穿楼而过走红后,为方便游客更好地观看和拍摄轻轨穿楼的震撼场景,当地相关部门在轻轨站下方修建了一个总面积达1367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共设旅游大巴落客区、拍摄广场平台区、玻璃栈桥观景区以及步行通道,能同时容纳约5000人参观游览。
与李子坝相差一站的牛角沱,可以看到真正的“8D魔幻交通”;2号线曾家岩到牛角沱,全程沿着嘉陵江大桥下,足足倾斜了70度,人们在乘坐时可以感受到陡坡向下行驶的感觉,深刻体验立体城市魅力。“牛角沱”地铁口把重庆地铁站2号线和3号线相互连接,在转乘时,必须越过一条隧道,这条隧道在设计上别具一格,选用了全钢化玻璃的设计方案,可以观赏江畔,实现全景看江,因此也被本地人称为“旅游观光长廊”。
“网红”+游
网红旅游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必然产物,每一个爆红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新颖独特的创意和体验。无论是网红景点还是网红项目,它们都具有颜值高、代入感强、流量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或景点若想打造成“网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直接引入或创造“网红项目”。一些“新、奇、特”的项目,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且能够将这种注意力迅速转化人们的打卡行为,这种项目就有潜力打造成网红项目。
其二,搭建网红场景,丰富营销渠道。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与流量,对网红景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内容创意加上网红场景,线下景区导流,线上短视频平台助推,二者共同作用,形成良性闭环,才得以走红全国。
其三,借助网红效应,持续改进优化,最终成为知名景区、品牌景区。部分景区走红之后,一味注重流量,不注重质量,也容易导致“昙花一现”。因此,应坚持品质管理,持续优化场景,完善提升服务,形成良好的口碑,才能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经典案例:洪崖洞、赛里木湖
重庆洪崖洞
重庆洪崖洞是一处极具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商业中心。为了打造这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沿崖而建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设计师对方案进行了数万次修改,最终成功营造出一个如《千与千寻》童话中的梦幻世界,作为线下的引流端口。由于其别具一格的立体化场景、美轮美奂的电影化夜景,具有趣味性、可传播性等特点,在受众中引发了广泛共鸣,从而调动其自发地在社交平台对景区进行宣传推广。线下景区导流,线上短视频等移动网络平台助推,二者共同作用,使洪崖洞热度居高不下。
新疆赛里木湖
近年来,新疆旅游持续火热,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赛里木湖深受游客追捧。游客量提升的同时,赛里木湖景区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景区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建成了旅游大数据中心和综合管理平台,上线了“一部手机游赛湖”公众号,为游客提供咨询、求助、投诉等服务,游客可以通过这些智能服务手段了解旅游景点,寻找停车场、厕所、医疗点等配套设施。
“网红”+购
立足于旅游购物的感性消费本质,结合网红经济,以“攻心为上”为原则,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推进旅游商品的开发与经营的创新,促进旅游购物消费健康、快速发展。
第一,通过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去了解不同年龄阶层、不同职业领域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锁定目标群体,明确自身定位,据此开发设计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
第二,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同时紧跟市场的变化,以此形成属于自身品牌特色,使购物为消费者提供发朋友圈、晒图的机会,引领品质生活方式。
第三,做好线上线下营销,适当地采取“饥饿营销”和“排队经济学”,营造购物氛围,不断制造话题,保持热度。
经典案例:重庆磁器口美食街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还会举办磁器口庙会。除了陈麻花、黔江鸡杂、毛血旺,全国各地的小吃都能在磁器口美食街找到。在磁器口古镇,部分商铺已经开始实行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赔偿先付制度,具体涉及的商品会有明确标示,并且有相关的细节规定。七天无理由退货,这对于普通商品售卖都显得难以实现,而磁器口作为景区,还能够做出如此的承诺,实在是很难得。
“网红”+娱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娱乐项目越来越丰富多彩,也越来越好玩,但这远远不够,只能算是旅游娱乐项目开发的最基本要求。网红娱乐项目若想立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尽量在旅游娱乐项目中融合文化因素,突出文化特色,通过文化赋能成为“长红项目”。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在旅游娱乐项目中融入流行文化元素。旅游消费与时尚关系密切,旅游娱乐要想不断创造新吸引力,就必须与流行文化紧密结合。例如,时下很多景区在举办节庆活动时,为吸引更多的游客,组织者通常会邀请一些热门的演艺界大腕、明星、网红前来助阵,不仅提高了举办地的知名度,而且也扩大了其影响力。
二是积极运用旅游娱乐项目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开发出的一些旅游娱乐项目,普遍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欢迎,特别是结合各种民族节日开发的旅游娱乐项目,甚至成为该地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
三是大力提高旅游娱乐项目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出色的旅游娱乐项目和真诚、热情、纯朴、高效的接待服务是分不开的。因此,就必须要求服务人员在掌握一般的服务技能之外,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要对自己所服务的娱乐项目的文化内涵、渊源以及各种特殊技能(如唱、舞、说、做等)有良好的把握。
经典案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于2021年6月正式开城,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只有河南》是一座有56个空间、21个剧场的戏剧幻城,号称中国最大的戏剧聚落群。它并非仅是一部戏、一个剧场、一个景区配套,而是一个以戏剧覆盖一切的主题公园,以厚重深远的中原文化为题材、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独特的建筑为载体,向世界讲述河南故事。其中规划布局的56个格子空间,每个格子大小和场景各不相同,相当于构成了56个不同世界,观众游览其中如在探索迷宫,在时空碎片里移步换景,获得沉浸式的戏剧体验。
园内包括3大主题剧场以及散布在周边的18个小剧场。导演打破了“表演只能在剧院里观看”的传统设定,让戏剧随时可能在游客身边的空间里上演,从游人进门的那一刻开始,戏剧就在发生,每个剧场都是一个身临其境的年代场景;900多位演员不重复演出,举手投足皆是戏,妆发形态皆为角,演出没有固定的座位,没有框定的舞台,所有表演都是与观众对话交流。另外,剧场还建设了大型现代综合餐饮服务中心,涵盖中西式知名快餐、各地域美食、甜品饮品、网红小吃等,不同剧场之间也设有固定小卖部,售卖文创冰淇淋等,改变了以往演艺大多缺乏食购等配套的情况,也将生活与戏剧有机融合在一起,给予了游客全新的生活休闲体验。
总结
简单来说,网红景区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客流。景区文化特色越明显,越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因而要从挖掘地方文化入手,使之形成吸引人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的特点;并且,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围绕社会关注度,生产具有趣味性的优质内容,结合文化创意,打造独特IP,衍生文创产品,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消费市场,实现景区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