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G MYG
国风文旅
搜索

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

广东温泉行业协会

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

广东省游艇旅游协会

广东省民宿行业协会

广东酒店行业协会

广东省旅游俱乐部

广东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

Copyright ©2019 广州瑞德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5号浙江大厦B座901房

邮箱:guofengwenlv@163.com
电话:020-87793769   13570912510
传真:020-87793859 

邮编:510507

网址:www.raidbor.com

 

 

 

 

广东省旅游协会房车露营分会

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旅游研究院

广州地区酒店行业协会

广州博士俱乐部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中国城市发展与产业规划战略研究会

中国旅游联盟

广东省旅游协会

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

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

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

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

联系我们

战略联盟:

 

微信商城二维码

>
>
【国风精选】浅话文旅夜游,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夜间经济?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专题研究

【国风精选】浅话文旅夜游,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夜间经济?

【摘要】:
夜间经济,是指从当日下午6点至次日早上6点发生的经济文化活动,近年来已成为国家经济生活的热词,受到产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是个新兴概念,但是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夜间休闲活动源流甚早,萌芽于汉代,兴起于唐代中晚期,繁盛于宋代。

夜间经济的“前世今生”

夜间经济,是指从当日下午6点至次日早上6点发生的经济文化活动,近年来已成为国家经济生活的热词,受到产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是个新兴概念,但是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夜间休闲活动源流甚早,萌芽于汉代,兴起于唐代中晚期,繁盛于宋代。

古人尽管受限于落后的照明条件、劳作后恢复体力的需要以及长期存在的“宵禁”制度,仍然在夜间生活方面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如月文化、灯火文化。中国古代发达城市,唐长安、洛阳,宋汴京,元大都等,其数量庞大的官僚队伍及其附属、商人、手工艺人等,都是夜间休闲生活的消费者、参与者。中国自古就有灯会、夜市,每逢节会必然张灯结彩、商贾云集,当地百姓都会去看热闹,才有了“赶会、赶市”之说。知古鉴今,商业的繁荣以及大众的参与是夜间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

今天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时代,发展夜间经济,既具备显著的经济价值,更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在疫情与复杂国际形势影响下,大力发展夜游经济,成为提振国内消费需求、促进城乡居民就业、拉动经济复苏增长的重要突破口。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为激活夜间经济做出探索。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夜间经济高度相关政策数量和出台主体数量达到2019年全年的近4倍。这也激发了企业的参与热情,夜游项目开始遍地开花。

然而,现在提到夜间旅游,可能大部分人都只能想到灯光秀、大型实景演出、夜间游船,这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的夜游产品依然较为单调,缺乏创新,互动参与性差;另外,目前夜游项目多以单点开发为主,缺少聚集“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产品的夜间经济综合体。

图丨秦淮河

面向未来的夜间经济

充满活力的夜间经济应当是以同时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夜间多元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具有夜间经济的黄金时间产业空间消费内容,打造聚集夜间观光、购物、餐饮、娱乐、文创、影视、演艺等各类消费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夜间文旅消费模式。

图丨阳朔益田西街

把握夜间经济黄金时间

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每天18点至22点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1/2。专项调查数据显示,在18点至22点参与夜游体验的人数占比达77%,因此,这一时段为夜游黄金四小时,或成一座城市的颜值与消费力担当。所以,夜间经济必须把握好这四个小时,推出既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又满足民众休闲需求的多元产品与服务,提高消费水平,延长消费时间。

营造夜间经济产业空间

发展夜间经济,不能只是单由旅游景区唱独角戏,要结合全域旅游的要求,强调城镇的综合建设,营造丰富的夜间消费场景,激活夜间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

丨地方夜市

夜市在“夜经济”中的主角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它是夜间高频消费场所以及游客、市民夜间出游的必选方案。如浙江杭州河坊街夜市、江苏南京夫子庙夜市、河南开封鼓楼夜市都已是备受游客推崇的夜市品牌。夜市是一个地方烟火味的集中代表,它代表的是“吃”“买”“逛”“玩”的多彩生活,是地方活力的重要体现。利用夜市发展“夜经济”,政府扶持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夜经济制定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和引导,对业态、业户及经营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将宏观指导和市场机制进行有机结合。

图丨鼓楼夜市

丨旅游景区

景区要抓住游客的心,就要在停留时间上下功夫,景区夜游自然是一个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千篇一律的夜游对游客而言也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景区夜游要有地方特色,从当地风土人情、人文风貌等出发,打造充满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夜经济,避免同质化问题。如闻名遐迩的贵州黄果树瀑布,打造出了夜游黄果树三大主题区,成为国内首个以5A级自然峡谷景区为载体的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

图丨夜游黄果树

丨古村古镇

古村古镇应该是夜经济最有特色、最有韵味的体现之地了。或是江南水镇,或是偏安一隅的民族古镇,这些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都可以从夜晚寻求突破。从赏夜色到夜生活,从夜赏古镇到与夜晚的古镇互动,这些都赋予夜经济新的内涵。如乌镇夜航船上的评弹。

图丨乌镇评弹

丨文化场馆

为发展夜经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都在节假日期间开放了夜场,文化场馆成为城市夜生活新的风景线。夜间活动的内容如何跟文化场馆的文化相匹配,而不是简单的灯光秀、展示陈列等内容,是对这类场馆夜间开放更高层次的需求。现在已经有些地方开启了“博物馆奇妙夜”的探索。如三星堆博物馆,通过打造沉浸式夜游三星堆的奇妙体验,赋能夜间经济。

图丨三星堆奇妙夜

丨特色街区

街区是夜间高频消费区与网红打卡潜力地。在发展“夜经济”的大背景下,街区可以优先布局引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旅游等多种新兴时尚业态,并举办趣味活动,形成城市夜经济的有力补充。特色街区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将各样的业态有效组合,以出色的逛街场景和氛围,用心营造出一幅“夜经济”消费图景。

图丨阳朔西街步行街

丨网红书店

24小时书店承载了城市夜间休闲新功能,或可成为城市夜生活的文化地标,造就网红打卡点。“网红书店,始于颜值,兴于文化。”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勇峰指出,“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当网红从时尚转变为一种公共空间,人们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网红书店不能仅是书店,需要有内容的强力支撑,提供更多的内容服务乃至相关的周边服务,才能够“红”,打造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于一体的综合体,形成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集聚区。

图丨言几又

升级夜间经济消费内容

丨文化创意,塑造品牌

夜游与白天旅游项目开发的共同之处在于,只有与在地空间和文化实现完美融合,才能更好彰显旅游目的地IP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气韵。光影之下萦绕的文化味道、文艺气息,重塑着人们的晚间生活模式。应当从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融入创新创意,植入文化IP,塑造夜游品牌,为人民创造愉悦的夜间休闲生活。

如温州塘河夜画项目,用艺术传承温州城市文化的根脉之源、瓯越文化的魂魄、温商之道的本命,营造富有温州地域风情的休闲氛围,打造出新型城市大型“行进式夜游演出”。其核心就是通过创意策划设计,凝铸本地文化之魂,用光影讲好景区的故事,呈现多元消费的“活力街区”。 

图丨塘河夜画

丨创新业态,做足体验

伴随着消费者的步伐,夜游产业向餐饮、住宿、购物、演艺、娱乐、文化、艺术、时尚、会展、体育、户外、康养、教育等数百个细分领域拓展延伸。根据消费者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夜游产业通过全业态融合,打通不同消费要素、场景和链条,营造夜游消费生态圈闭环,为消费者打造沉浸式的消费体验。

以国内形形色色的古镇夜游为例,其核心就是通过文旅开发实现客流导入,通过业态整合实现留客消费,通过商业运作实现资金变现。可见,夜游作为景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其落脚点在于通过延长消费时间,拉动周边消费、二次消费、关联消费,实现景区消费业态多样化延展、盈利模式多元化提升、品牌形象多点化支撑,从而激活城乡消费经济、厚植乡土文化底蕴、丰富社区生活样态。 

举办节庆和活动历来是吸引人流、聚集人气的重要手段,夜间节事是文化的新载体以及目的地新名片,一场夜间主题节事活动,可以成为区域夜经济的爆点,让旅游者真正参与进去,感受目的地城市的欢乐能量。迸发“夜活力”,需要积极打造一批品牌夜间节庆活动为夜间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图丨草莓音乐节

丨科技制胜,强化互动

夜晚与白天旅游项目的开发,最大的区别恰恰在于夜游产品,特别是现代光影科技的创新应用为消费场景营造赋予了更多想象空间。如日本Teamlab、新加坡夜间野生动物园、广州灯光节之夜光森林等,完美地将文化、艺术和高科技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深受游客喜爱。

应利用声光电、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环境特效等多种技术手段,借助旅游核心吸引物、公共服务空间、景区延伸要素,探索涵盖数字创意和互动多媒体产品研发、沉浸式体验产品打造、CG数字内容制作、光影科技夜游产品制作、光影科技产品全案等多元业务体系,实现旅游场景从“白”到“黑”的创新转化,营造以游客“即时互动”“沉浸体验”为特色的服务场景,打造“高科技文旅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图丨Teamlab

最后,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必须以游客的身心需求为出发点,强化夜游服务细节设计,如合理规划夜间游览路径、配套夜游安全设施及安全服务人员、构建夜游安全防控体系与应急机制、延长夜间停车场、公交、地铁等交通运营时间等,为游客提供一个有序、安全、便捷的夜游环境。

如今,随着夜间产业链的日趋完善,夜游经济发展的时机和条件加快成熟,期待在疫后经济复苏振兴的顶层设计上,更多有远见、有魄力的决策者能够以匠心铸就夜游精品,让夜游经济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