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
广东温泉行业协会
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
广东省游艇旅游协会
广东省民宿行业协会
广东酒店行业协会
广东省旅游俱乐部
广东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
Copyright ©2019 广州瑞德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5号浙江大厦B座901房
邮箱:guofengwenlv@163.com
电话:020-87793769 13570912510
传真:020-87793859
邮编:510507
网址:www.raidbor.com
广东省旅游协会房车露营分会
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旅游研究院
广州地区酒店行业协会
广州博士俱乐部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中国城市发展与产业规划战略研究会
中国旅游联盟
广东省旅游协会
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
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
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
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
联系我们
战略联盟:
微信商城二维码
国民休闲日渐觉醒!速读《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
导语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自主网络平台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长沙、沈阳、武汉、南京、杭州等10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清洗后的数据从休闲时间、休闲空间及休闲活动等维度对国民休闲行为特征与趋势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实现高品质国民休闲的对策建议。
时间都去哪儿了?——休闲时间
城乡居民每日休闲时间平均为3.89-5.66小时。城镇居民休闲时间与可支配时间紧密相关,周末、节假日每天休闲时间分别为4.80小时和4.61小时,占一天时间的20.00%和19.21%,工作日只有3.89小时,占一天时间的16.21%;农村居民休闲时间高于城镇居民工作日,但低于周末和节假日,为4.14小时;退休居民休闲时间最长,平均每天5.66小时,占全天时间的比重达23.58%(图1)。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于休闲的时间开始超过照看老人/孩子、陪孩子学习、家务劳动、看病就医等无偿劳动所花费的时间,休闲成为继生理活动、工作(有偿劳动或学习)之后的首要选择。
图1 2022年城乡居民时间分配
不同群体休闲时间分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城镇居民工作日、农村居民每天休闲时间集中在2-4小时的受访者占比最高,分别为36.57%和37.95%;城镇居民周末与节假日每天休闲时间集中在4-6小时的受访者占比最高,分别为32.50%和37.64%;退休居民每天花费7小时以上用于休闲的受访者人数最多,占比达31.93%。总体上,半数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每日休闲时间集中在2-4小时与4-6小时,两个时段居民占比之和达60%左右(图2)。
图2 2022年城乡居民休闲时间分布结构
图3 2022年不同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对比
2022年,城镇居民工作日、周末、节假日休闲时间较疫情前2019年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周末增幅最大,成为城镇居民休闲重要时段,节假日次之,日均休闲时间分别增加1.36小时、0.85小时。农村居民平均每天休闲时间从2019年的3.14小时上升至4.14小时,涨幅达31.85%。
图4 城乡居民休闲时间变化
从全年来看,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总休闲时长分别为1522.4小时和1511.1小时,比疫情前2019年分别增加289.3小时和365小时。对近两年时间利用结构的调查发现,受疫情防控居家办公影响,城镇居民交通时间大幅减少,但工作时间、休闲时间并未缩减反而有所延长。2022年,城镇居民全年工作时间、休闲时间分别比2021年增加192.6小时、66.6小时,而交通时间由2021年的1191.9小时降低为852小时,减少了339.9小时(图5)。
图5 城镇居民年度交通时间、休闲时间及工作时间对比
图6 2022年城镇居民不同工作时长占比
02
都在玩什么?——休闲活动
2022年,选择实地购物、外出就餐、美容美发、游乐游艺等消费购物类休闲活动的城乡居民占比具有绝对优势,为60%-70%左右;其次为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艺术馆、名人故居以及去书店、图书馆等文化休闲活动,占比14-23%左右;体育健身和居家休闲占比最低。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闲暇时间增多,城镇居民消费购物占比波动下降,文化休闲比重波动上升。节假日选择消费购物的城镇居民占比为59.49%,分别比工作日、周末低4.13和6.27个百分点,而选择文化休闲的受访者占比为22.86%,分别比工作日、周末高出4.08和6.76个百分点。对于农村居民,消费购物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更为明显,占比高达71.19%。与城镇和农村居民相比,退休居民中选择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12.04%(图7)。
图7 2022年城乡居民休闲活动选择
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愿意走出家门,参与多元化户外休闲活动。2022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退休居民居家休闲比重分别比2019年下降5.26个百分点、12.92个百分点和9.17个百分点,利用闲暇时间外出休闲的意愿更为强烈。此外,文化休闲在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比重日益提升。城镇居民工作日,文化休闲占比由2019年的15.11%增加至2022年的18.78%,节假日这一比重由16.92%提升至22.86%,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体育健身占比较疫情前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健康意识、体育健身服务供给等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图8)。
图8 城乡居民休闲活动选择年度对比
城乡居民对单项消费购物类休闲活动的偏好存在一定差异性。对于实地购物,退休居民占比最高,为27.92%;城镇居民工作日次之,节假日最低,分别为22.29%、12.93%。随着闲暇时间增多,选择实地购物与美容美发的城镇居民减少,而参与游乐游艺、洗浴按摩、K歌等休闲活动的居民有所增多。与城镇居民、退休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闲暇时间更喜欢喝茶、美发等休闲活动,二者占比达47.87%(图9)。
图9 2022年消费购物类休闲活动内部结构
从单项文化休闲活动偏好来看,城镇居民最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工作日,该项活动占比达30.85%;随着闲暇时间增多,选择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文化场所的城镇居民有所增加。对于农村居民,选择听戏曲的受访者占比最高,为49.03%,而选择参观文化场馆、观看文艺演出等休闲活动的居民占比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对于退休居民,其对书法、绘画、集邮等活动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偏好意向,占比达12.88%,是城镇和农村居民相应占比的2-3倍(图10)。
图10 2022年文化休闲活动内部结构
从具体体育健身休闲活动来看,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与退休居民存在一定的偏好差异。在各类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中,城镇居民最喜欢球类运动,农村居民与退休居民最喜欢散步遛弯。随着闲暇时间增多,城镇居民对各类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选择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节假日参与散步遛弯的城镇居民占比低于工作日,由15.27%降为10.77%;而选择参与球类运动、唱歌跳舞以及武术太极等传统体育锻炼活动的城镇居民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工作日(图11)。
图11 2022年体育健身类休闲活动内部结构
03
诗有多近 远方有多远?——休闲空间
近距离的出行、高频次的休闲,已成为疫情以来国民旅游休闲的显著特征。2022年,有86.19%的城镇居民、91.64%的农村居民、88.37%的退休人员选择在距家3公里范围内进行休闲活动。与城镇居民和退休居民相比,农村居民近地化休闲特征更为明显,其选择距家1公里内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48.28%。1-3公里以内区域构成国民休闲活动的主体空间范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退休居民选择1-3公里进行休闲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63.79%、40.14%、41.31%。此外,在距家3公里以上空间范围内进行休闲的城乡居民占比随距离增加而递减。闲暇时间对城镇居民是否选择远距离休闲的影响不大,如城镇居民工作日、周末、节假日选择7公里以上远距离休闲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0.74%、0.68%、0.69%(图12)。
图12 2022年城乡居民不同休闲半径占比
图13 2022年不同性别城乡居民休闲半径占比
从不同年龄农村居民休闲半径来看,受访者占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态,但不同年龄段抛物线顶点对应的休闲半径有所不同。45-59岁农村居民休闲半径最短,其距家1公里以内受访者占比高达77.69%,而选择1公里以外进行休闲的受访者占比随距离扩大而不断递减;其余年龄段选择1-3公里范围进行休闲的受访者比重最大。在3-5公里范围内,45-59岁居民比重最小;5公里以上范围内各年龄段的选择人数都较少(图14)。
图14 2022年不同年龄农村居民休闲半径占比
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城乡居民休闲活动的近程化趋势日渐明显。城乡居民选择近程休闲的受访者占比大幅增长:城镇居民和退休居民在距家1-3公里空间范围内进行休闲的占比分别由2019年的32.21%、24.86%增加至2022年的63.79%、41.31%;农村居民1公里以内占比增加28.18个百分点(图15)。而选择3公里以上区域进行休闲的受访者占比明显降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退休居民占比分别由42.27%、40.25%和33.14%降低为13.81%、8.36%和11.63%(图16)。
图15 城乡居民近程休闲占比变化趋势
图16 城乡居民中远程休闲占比变化趋势
04
为了更高品质的国民休闲
2022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明确了新时期旅游休闲发展的方向、路径与重点。《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认为,在政策外力和市场内力的共同作用下,休闲作为国民不断觉醒的一种基本权利,需求日渐浓郁,且呈现出休闲时间较疫情前大幅提升、休闲半径收缩、休闲活动丰富多样等特征。基于对国民休闲行为及其变化趋势的判断,《报告》进一步从优化休闲消费环境、释放休闲消费需求潜能,引导国民休闲观念、提升国民休闲能力,优化休闲产品与服务供给,以及构建制度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国民休闲发展、提升国民休闲品质的对策建议。